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双一流”视域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探索

更新时间:2024-11-11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海外引智的层次,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自2006年起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这为高校国际化提供了人才、基地和渠道。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对学科等资源优势整合、转化力度不够,没有统筹形成合力■■■◆,存在主办单位★★◆◆■“单打独斗”的现象■★■■,平台建设也缺少学校特色,跟风建设导致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平台实效性难达预期★◆★★■◆。

  其次★◆◆■,在参与方式上,“接受◆★”多于◆★“交流◆◆★■★”。交流一般而言是双向、对等■★■、自由的。从目前常见的学术讲座的形式来看,一般都是教授在上面讲★■★★◆★,研究生在下面听,研究生处于全然★◆◆★★“接受”的状态,而不是“交流■★◆■★”的状态■■★■★■。由于学术地位和师生身份的差别,学生与学术◆★★★◆◆“大牛”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交流“势垒”,自然也难以激发出学术同龄人之间特有的学术共鸣和共情。

  北京化工大学中外研究生交流论坛是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和实践★◆■★★★。论坛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学术文化交流为主题,以一流学科为依托,着力构建开放■■、包容和共享的国际化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在助力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和“双一流”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充分认识到,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未来建设或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一是建立国际学术资源数据库,加强联络维系和动态更新◆■★,保障平台建设具有充足的学术人员和渠道资源★◆★★;二是应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拓展平台的宣传和辐射效果;三是加强思政教育与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的协同融合,进一步培育文化自信,讲好中国学术故事◆★■★★◆,形成更大的育人合力。(作者文学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李齐方系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王华庆时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教授。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双一流’视域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困境及路径选择★■★■■”[G-JG-PT201911]、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基于人力资源供给-需求协同的校企产学研合作载体及机制创新”[]◆■★★◆、“三全育人◆■■◆★”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2021BHDSQYR21]成果)

  对于“请进来”而言,国内常见的学术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邀请国外教授作学术报告◆◆★、讲座以及组织暑期语言学校、英语角、国际文化节等学术文化活动来进行。这些活动或项目由于经费◆◆★■★◆、资源等支持力度有限,以及部分学术文化活动组织管理主要依托于研究生会◆★、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等原因,往往活动少■★、规模小■◆■、参与人员来源单一★◆■★◆、延续性较差,因而活动覆盖面也比较狭窄。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论坛为促进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全球高校间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国内高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索◆◆。本文主要以北京化工大学中外研究生交流论坛为研究样本,探讨此类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举措和成效◆★■◆★★。

  研究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研究生是高校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这决定了研究生在高校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中的主体地位。从内在驱动上来看,研究生都有参与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愿望,希望借此开阔视野,提高交流能力,但是其主体性和能动性往往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大学文化内在属性上看,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文化是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积累、发展和沉淀逐渐形成的,它内化于大学的价值定位、办学理念,外显于大学的物质资源、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中(刘金梅、付浩海,2014);对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文交流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塑造、功能锻造和氛围营造的作用★◆◆。一流的大学必然沉淀铸就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的大学文化也引领和支撑着一流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生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通常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和研究,而研究生教育通常需要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这使得学术性■■◆◆、开放性成为高校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特点。作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在对象上覆盖全体研究生、导师和教学科研等管理支撑人员,在实践环节上离不开实验室、科研平台、课程、经费■★★■■、导师和体制机制等要素的共同作用◆★★◆,在内容上包括但不限于培育科学精神★◆◆■■、树立学术道德、建立学术制度、加强学术交流等具体实践活动,而这些均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容和载体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底层逻辑。因此,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直接影响到大学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国际化发展,影响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成效■■★★■◆。

  群体覆盖面不够。当前,高校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主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开展。“走出去”即通过外派攻读学位◆■★■、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创业创新活动■★、国际暑期学校◆■◆◆◆、夏令营等方式进行,这些项目一般由国家公费或学校自筹经费支持◆◆。由于经费资助本身的导向支持作用,往往优先资助重大需求■■◆★◆◆、前沿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部分基础学科★■◆★■■、边缘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则很难获得经费,学科之间受助情况不平衡,也无法做到全覆盖。此外,由于资助名额有限,高校通常优先支持博士研究生出国交流■★◆◆■,相较数量更大的硕士研究生群体,博士研究生凭借■◆■◆★★“学术论文优势”和资助倾斜政策更容易在学习期间获得参加国际会议★■◆、联合培养等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机会★★★。

  一是发挥研究生主体作用◆■◆★★,扩大覆盖面★★◆。首先,在组织理念上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拓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发挥研究生会★◆、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学生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和学术社团在学生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研究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让研究生全程参与到论坛的组织、宣传★■■、会务、联络和交流中来,彻底将研究生被动接受的观念引导转变为主动参与,让论坛变成研究生全方位展示和提升自己的舞台,提升研究生的参与感■★■★◆◆、认同感和主体感。

  首先,在参与意愿上■◆■■◆■,受管理等非学术因素干预较多★◆。由于高校国际化资源自上而下的配置方式,各个环节上的审核筛选等管理工作层层加码,导致很多审核筛选要求甚至偏离了学术评价本身◆■◆◆,背离了提升研究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初衷。部分国内研究生导师迫于科研绩效考核的压力,对研究生出国和参加学术文化交流颇有抵触,认为研究生参与交流均会影响到科研工作本身。此外■◆,一些高校在邀请国外教授作学术报告时,为了保证上座率,会出现强制要求研究生听报告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很多研究生对学术报告内容并不感兴趣◆■,也不了解报告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往往是“被动■◆★★”参与交流,交流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北京化工大学是一所化工行业特色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2017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进入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之列。与此同时,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也日益广泛,与美、英、法、俄◆◆◆、德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每年学校通过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学校优秀博士生高精尖联合培养项目、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专项资助、孔子学院等方式派遣研究生出国交流,出国研究生数量总体上逐年增加,但出国交流的研究生比例仍然较低◆★◆★。此外,校内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主要是依托国际文化节、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为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满足研究生日益增长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诉求,2017年学校正式着手搭建以研究生为主体的跨学科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即北京化工大学中外研究生交流论坛,希望借助新平台开拓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资源优势整合力度不足。应该说◆■■,高校开展国际性的学术文化交流具有天然优势。首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也越来越走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心★■■■■◆,国家对教育国际化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扩大。外籍研究生来华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生活理念,这为开展本土化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奠定了人员基础。其次★■,高校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拥有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科研团队。很多高校的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因而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方面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容易吸引不同国家的学者和研究生参与其中■★。

  其次,在组织方式上充分保证研究生作为论坛的交流主体◆★■,进一步降低交流“势垒”。除大会主旨报告邀请专家学者以保证论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外■■★■★,其余口头报告和所有的墙报交流均以研究生为主,且国内外和校内外学生■★◆、博士生和硕士生保持合理比例,以确保学术文化交流的层次和代表性。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增强延续性。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研究生培养单位、实验室及基地等多方协调,通力合作,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工大学中外研究生交流论坛在成立之初,就以服务学校人才强校和国际化战略作为论坛的立身之本,由此获得了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建立了论坛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双线协调”的组织运行模式。论坛组委会由主管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担任总顾问■■■■★,以研究生院■◆◆、研工部、人才办◆◆、国际处、国际教育学院等多部门为联合牵头指导单位◆★,最大限度整合各职能部门经费、人员、平台等资源■★★;组委会下设会务秘书处,研究生共青团具体负责论坛的策划实施,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凝聚青年的组织优势,同时做到将思政育人与学术育人有机结合、一体推进。论坛学术委员会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领衔。随着论坛逐步成长壮大★★,第三届论坛组委会进一步吸收学校5个111创新引智基地和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作为联合协办单位,同时组建了由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学院院长等为主要成员的论坛学术委员会◆◆◆■◆。通过重心下移,进一步提高了资源整合、利用、转化的效率,极大激发了论坛的创新与活力◆★★◆★★,为论坛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三届论坛在继承和发展前两届论坛经验的基础上★■◆■◆★,规模再创新高,共接收国内外学者和研究生投稿238份,最终收录会议摘要214个、墙报178个,累计1400余人次的校内外学者和研究生参与其中,论坛口碑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合作也愈发频繁■◆★。全球竞争的压力使得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中指出,各国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足够数量高质量的、通晓国际竞争规则的管理和科技人才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为大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作为五项改革任务之一。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对外交流等职能使命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国际化的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帮助研究生开阔国际视野,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话语体系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其次★★◆,从◆■◆★★“双一流”建设外在逻辑上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而加强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就必须接受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统一标准的国际比较,同时也要求形成与国际规则和标准接轨的可资比较的体系■◆◆、要素和内容。而这个与国际规则匹配、适应的过程★★■■◆,必然依赖国际交流、合作、互鉴◆■★★◆■。加拿大教育家简·奈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实际上就是一个把跨文化和全球化的观念融入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等实践活动中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将跨国理念、知识和资源融贯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文化、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逐步适应和参与制定国际规则,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过程◆★,就是国际化的过程。综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校,他们通过国际化率先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大学■◆◆★■■,细究其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这些大学无一不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列为学校重要的发展战略。这表明,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必然具有高度的国际化水平,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特征★◆■◆。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不仅为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载体,同时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展示中国教育成就、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和互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加强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是推动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建设“双一流”的客观需要。

  二是聚焦学科优势转化,提升影响力。每届论坛主题都紧紧围绕北京化工大学一流学科群进行组织设置◆◆,一方面充分借助学校学科优势提升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另一方面通过论坛引智聚智促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以第二届论坛为例,设置了“化学与化工”“材料和纳米技术”■◆■★“生物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前沿”等4个主题分论坛。值得一提的是,交叉学科前沿分论坛由于不限制学科背景,来自大气污染、农业科学、管理科学等不同研究背景的研究生就共同关心的环保等问题进行了开放且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自首届论坛举办以来,来自英国牛津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英国巴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曾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报告。这些知名教授带来的大学介绍、学术分享和热点剖析,极大开阔了研究生的学术文化视野,不仅增进了国内外研究生对彼此的了解,也为促进北京化工大学和国内外兄弟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来校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基础。2019年,北京化工大学中外研究生交流论坛经教育部审批通过,升级为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论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成为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和北化工特色的研究生跨学科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构建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平台的必然性集中体现在内在属性和外在逻辑两个层面。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北京化工大学采取了以下举措,以改进以往研究生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不足★■■★■■。

  此外,在论坛举办期间,口头报告、墙报交流、茶歇和午餐会、研讨会、圆桌论坛等各个层面的学术文化交流均向所有在校研究生开放,学生可通过学校学术报告系统自由选择和报名感兴趣的交流环节。据统计★◆◆,每届论坛硕士研究生参与比例高达90%以上,参与论坛的研究生除来自美国★★◆★、法国◆◆■■★★、匈牙利、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留学生,也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研究生。研究生真正意义上成为论坛交流的主要参与者、建设者和最大受益者。

来源:网络

关键词: 国际交流网站